产品中心
李彦宏的造车梦碎了!

时间: 2024-12-17 04:22:12 |   作者: 产品中心

  从威马汽车、高合汽车到哪吒汽车,再到现在的极越汽车。残酷的淘汰赛下,交付量也不再成为唯一的标准,生存下去以及保护好现金流则成为各家车企的重中之重。

  实际上,国内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即只要哪个行业比较赚钱,各家就开始一窝蜂地涌入,在无底线的竞争之下,直至最终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

  早在2019年,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猪肉价格会出现了暴涨,于是各家养猪企业都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在巨大利益的刺激下,不少公司开始跨界养猪。

  有关的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网易的董事长丁磊就宣布养猪,当时引起了一片哗然。但直到2013年,养猪长达四年的网易,却没有一头猪出栏。

  直至2016年,丁磊的养猪场才开始有所收获,其中的坎坷自不言而喻。尽管这样,不断飙涨的猪肉价格没能阻止后来者的涌入。

  2018年2月,在马云的授意下,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将通过对阿里云ET大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研发,从而全面实现AI养猪。

  刘强东也宣布,京东养猪将采用全世界首创“猪脸识别”功能,刷猪脸给每个猪设立一个单独的代码,记录生猪的一切和日常状况,采用智能摄像头配合智能机器人喂猪员及机器人巡检员,智能调节空调、温度、湿度及空气……

  就连一向冷静的万科,也没忍住跨界进入了养猪领域。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3月,万科正式成立食品事业部,在业务开展初期,主要布局生猪养殖、蔬菜种植、餐饮三大领域。

  在不断跨界的刺激下,头部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也开始大力扩展产能,在庞大产能的冲击下,行业的赚钱效应戛然而止。

  最终,行业的无序竞争下,雏鹰农牧退市,正邦科技重整。而这些跨界养猪的,最终也都偃旗息鼓。

  直至2024年,养猪行业才走出了谷底。当然,这种无序跨界的游戏,只是开始,同样在锂电行业及光伏行业继续复制上演。因此,那些被淘汰的企业,不仅不值得同情,反而更应该被批判。

  当时有市场传闻,姚老板在忙一个600亿的项目,也有报道说700亿,总之在规模上,这一次要比买入万科更大,也更有战略意义。

  2017年3月,宝能汽车企业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营业范围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客车、商用车以及新能源卡车等。

  在造车的战略上,这几家的思路都是大抵相同。一方面疯狂地在各地拿地,另外一方面收购一些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自己做整合。站在后视镜的视角,这条路最终成为了最难走的路,而目前唯一安全的就只剩下了格力的董明珠。

  当然,除了上述的跨界者,还有不少创业者也开始纷纷入局。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李斌、李想、何小鹏以及雷军。而他们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大厂的影子。

  其中,哪吒汽车的背后是三六零周鸿祎,小鹏汽车的背后之前是阿里,理想汽车的背后是美团王兴,极越汽车背后是百度……

  目前,蔚来、理想以及小鹏还有小米汽车已经跑出了规模效应。比亚迪更是成为了这场游戏的领头羊,因此这场无序竞争的游戏该画上句号了,对于一些竞争能力不行的,被整合以及收购是目前最好的结局。

  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预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窗口期只剩下了三至五年的时间,且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快就会从蓝海阶段进入红海阶段。回过头来看,王传福的判断慢慢的开始应验。

  从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这场造车游戏的背后,注定只能活下去几家,现在若无法认清形势选择主动整合,未来的日子恐更加艰难。而那些被淘汰出局的,不值得任何同情,包括今天的极越汽车。

  从养猪到新能源以及光伏,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对于周期性行业,盲目跨界真的值得吗?恒大、宝能的例子还不够惨痛吗?

  实际上,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造车以及切入智能驾驶成了大厂们的方向。在这种风潮之下,不少大厂开始研究造车或者智能驾驶。

  2010年,百度开始布局AI,三年之后开始布局智能驾驶。而在汽车产业上,百度算是起了个大早。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2017年,百度投资了蔚来;此后又三次投资了威马汽车,成为其最大外部股东。为了进一步支持威马汽车,双方进一步成立了“威马&apollo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

  2021年1月,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吉利汽车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而此公司就是集度汽车。

  2021年3月,集度汽车成立,持股票比例上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这个结构并未维持多久。2022年6月,集度汽车发生工商变更,吉利控股旗下关联公司退出,百度旗下关联公司持股票比例上升至100%。同年12月,集度汽车再次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变更为上海幂航汽车有限公司。

  2023年8月9日,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吉利控股旗下关联公司持股65%,百度旗下关联公司持股35%,品牌名称变为极越。一次次的工商变更与股权变化,也显示了百度在这场造车游戏中的无奈。

  12月10日下午,极越企业内部传出消息称,公司股东方将不再投资,以及极越本周将关闭整车业务。此前,极越汽车生产部门已经开启裁员。

  12月11日,极越CEO夏一平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与全体员工沟通,坦诚表明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进入创业的2.0阶段,管理层将全力以赴,与全体员工共渡难关。12月11日晚,极越已有多部门宣布就地解散,比如交付部门;国内部分门店闻讯已经暂停营业。

  12月12日,极越汽车经营遇到困难,员工“自费上班”等线日上午,据新闻媒体报道,极越CEO夏一平在公司总部办公室被众多员工围住,有内部员工在网上直播现场情况。

  为了尽早地解决这场闹剧,极越汽车股东百度以及吉利则没有独善其身。12月13日下午,百度、吉利联合发布声明称:百度、吉利作为股东,对员工、用户、合作伙伴深表关切,我们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协助集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有媒体报道,吉利和百度内部已在12日晚间走完转账流程,为极越员工缴纳11月社保。至此,这场闹剧也暂时画上了句号。

  从上述的问题中,我们显而易见,大厂的跨界总是显得轻而易举,但是部分行业由于资产较重,因而并不是勇敢者的游戏或者资金量大就能堆出一个未来,创业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游戏,尊重规律才能走到终点。

  对于百度而言,极越汽车的这场闹剧其实不算坏事,它也能清楚地让百度认识到,造车的游戏显然已确定进入白热化阶段,百度与其继续趟这趟浑水,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AI以及自己核心业务上,毕竟广告业务接连承压也成为百度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而,李彦宏必须要有清晰的认知,这场造车梦,到这也该醒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油价大降0.81元/升,接近最低价的92,95号汽油,12月18日再调价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小米REDMI K80获澎湃 OS 2.0.12.0更新,优化全面屏手势触发热区

  性能硬刚骁龙8 Gen3!红米Turbo 4配置被确认,能否脱颖而出?

沪公网安备 沪ICP备11010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