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上海的公共座椅为啥降低了5厘米?

时间: 2025-01-26 13:29:03 |   作者: 办公柜类

  “能舒舒服服坐在家门口看景色的感觉真好。”一大早,家住上海黄浦区西凌家宅路邻近的陆煜君白叟拎着几袋蔬菜、生果从菜市场出来,径自走进小区门口的口袋公园,坐在公共座椅上,和老邻居们打起招待:“走累了,坐下歇歇,晒晒太阳再回家。”

  西凌家宅路是上海市中心的一条小马路,长333米,宽7.2米。马路不大,却很热烈,沿街是上海罕见的南洋风格骑楼架空柱廊,楼上住所,楼下商铺。路途两头的西凌新村是有着30年前史的老旧小区,居住着4700多户居民。路口有校园、幼儿园和医院,还有两条地铁从旁经过,商业昌盛,人来人往。

  2023年,西凌家宅路地点的半淞园路大街发动“美丽街区”改造,身为小区业委会主任的陆煜君接到使命:听听居民对街区口袋公园改造有啥主张。主张很快汇总上来——社区里60岁以上居民超越45%,逛街走累了没当地坐,希望能增加些公共歇息座椅。居委会“儿童议事会”又加上一条:不仅能坐,还要美观。

  开始的计划是在小区门口增加下棋打牌的桌椅,但沿街住户因忧虑噪声而表明对立。规划团队归纳各方定见,规划了一座笼统线条造型的亭子,配以明显的拿坡里黄,既能满意遮阳坐歇的需求,又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街头艺术设备。亭子一建好,立刻成了小区居民日常歇息集聚的中心,社区居民还投票为建好的公园起了个好听的姓名——“朝夕”。

  “公共座椅作为城市‘家具’,从布局到规划,一定要听取居民主张。”半淞园路大街办副主任郑晓玲说,在改造过程中,大街、规划团队和居民进行了十几轮交流,随时听取合理主张对计划进行调改。朝夕公园有一排长凳,规划之初其实是矮桌,还没彻底建好就有不少居民坐了上去。规划团队干脆将桌子改成座椅,还依据晚年居民的反应,将座椅高度比一般规划降低了5厘米。

  “公共座椅的规划有必要量体裁衣。”规划师武欣掌管规划骑楼的公共座椅。“骑楼柱廊是商业空间,公共座椅既要让路人能歇脚,又不能影响通行。”她将两把单人椅一正一反并排衔接,使用骑楼与街面的台阶,构成凹凸参差的结构。座椅两头还装备了扶手,为晚年人起坐时供给支撑,还可放置手机等随身物品。

  以公共座椅为枢纽,西凌家宅路打造了“商居共治联盟”。24名居民志愿者两人一班巡查,发现街面和座椅需求打扫保护,就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处置。在西凌家宅路沿街商铺运营上海传统点心的龙荣说:“有了公共座椅,更多顾客乐意停步逗留,带来不少生意。”

  “公共空间歇息座椅正在成为表现城区软实力的‘城市表情’。”上海市美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介绍,自2021年起,经过新建新增一批、改造提高一批、认建认养一批、社会同享一批的方式,累计完结2.5万余处公共歇息座椅优化提高,让上海不光能够散步,还成为一座能够“坐得下”的城市。(本报记者 田 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历:我国西藏网”或“我国西藏网文”的悉数著作,版权归高原(北京)文明传达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证,须标示清晰来历我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查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沪公网安备 沪ICP备11010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