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21 08:05:50 | 作者: 新闻资讯
聚集了一些自掏腰包“假装上班”的人,他们纷纷选择租赁一个临时工位,并以此为触角接触社会。
记者采访发现,这不是一个单纯猎奇的故事,更不应该停留在“他们是不是真的在假装上班”的浅层讨论。
故事的内核,是一种新兴的市场供给与一种切实存在的小众需求,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在当下社会的相逢。
工位的提供者、租赁者,以及仍处在短期空置中的工位,共同组成了一幢极普通的写字楼在转型中的时代切片。
上海的共享办公业态存在多年,这里与之不同的是,可以不仅仅按月租赁,租一周、哪怕一天也完全可以。
唯度联合办公空间推出日租服务后,“玩票”的人不少,但也仅仅是冲着“假装上班”的噱头来的,他们坐在工位上学习或是看书,坐满几个小时就走了,且大都不会再复购。
在唯度联合办公空间10楼的1006办公室里,9个工位,有7个明显是长租性质。租赁者不仅会把自己的水杯、电脑、披肩、台灯、耳机等私人物品放在工位上,有些甚至还布置了一些体现个性的手办、玩具、鼠标垫等等,乍看上去,就像是一家小型公司。
可他们其实互不相识,各上各的班。有个别租赁者还因为上夜班,半年多来跟其他租赁者没打过照面,只是互相知道彼此存在。
在这里“假装上班”一年多来,辛老师收获最大的就是邂逅了不少有趣“同事”——
“这个工位上的人,每个月才来那么两三次,可能是一个‘谋定’的地方;然后这个呢,她在浦东有工作,但是她在哺乳期,这一个地区刚好离她家近,随便什么时间都能照顾到孩子,也能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辛老师兼职为多家企业来提供财务方面的服务,不需要坐班,时间也很自由,但她很喜欢把笔记本电脑留在工位上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有社会归属感”。
她说,“因每个人的圈子是不重叠的,多跟人家聊聊,就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她认为付费上班很值得。
过去近一年时间,曾从事水利工程领域工作的王女士也在这里付费“假装上班”。
以前的公司解散后,她成为消费领域的自媒体新人。这个工位,就是王女士在“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瞭望台。
“不能在家里闭门造车,要出来看一下外面的东西。楼下有大量商业,周边的一些店也都是非常高端的品牌,品质等每个方面,我都可以学到很多。”
“有时候我临时想过来,他跟我说不行了,已经没位置了。我说,那我下次一定提前一个礼拜跟你预约。”
他改变了过去行业内普遍遵循的、一年甚至两年起租的租赁条件,把一间间空出来的办公室、会议室,甚至一个个工位,都腾挪出来作为共享办公空间,租期也给了最大宽容度,
实践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种零租、短租的方式,收益率反而更高,彻底打破了过去的观念认知。比如一间会议室,一个小时的租赁价格最低100元,一天出租2-3小时,一个月就能达到6000元以上的收益。“但是按照月租的话,这间会议室非常有可能达不到这个收益水平。”
短租工位的市场供给出现后,很多让吴永涛从来没想到的新需求主动上门了。比如,一个做托福雅思一对一培训的机构,每周都会租用几天会议室作为培训场地。
还有一些培训机构也逐渐把这里作为一个授课点,主要是看中这里市中心的位置,学生、老师过来都方便。
最近,吴永涛还接了一笔新单,给喜剧团队做创排空间。米未工作坊旗下笑花喜剧团前不久就租赁了6天的办公空间,便于喜剧人们分组进行创作排练。
记者发现,近年来随着许多新业态的出现,传统的办公室形态早已不足以满足现实需求。就拿喜剧行业来说,他们要的是更大更开阔的排练空间,桌椅、幕布、电视、电脑等办公用品的需求反而是少量的。
记者在陆家嘴、南京西路等老牌CBD采访时也发现,目前一些颇具地段优势的楼宇,和静安新时代大厦一样,亟待通过更新、转型等其他方式找到新的市场立足点。长租变短租,固定设施变共享设施,固然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但它所折射的,是商务楼宇在面对产业需求变化时的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