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徐汇区楼宇经济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时间: 2025-03-22 17:21:25 |   作者: 办公桌类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徐汇区楼宇经济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商务楼宇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城区功能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提高载体资源利用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方面提升楼宇经济能级和营商环境,结合本区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紧紧围绕“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快速推进区域商务楼宇能级提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更好地发挥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作用,为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区域发展。围绕城区核心功能提升,以城市更新为牵引,统筹商务楼宇的规模总量、空间布局和供应节奏。创新运用“三师联创”等制度,推动商务单元成片更新,促进商务楼宇分级提升。聚焦区域发展和招商引资需求,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围绕产业主体落地,以产业楼宇为核心逐步扩大产业链集聚。

  ——强化协同联动,优化产业布局。聚焦“十五五”重点产业导向,建立五大战区与五大功能区协同机制,联动楼宇产权主体、运营主体,加强招商项目的信息互通和服务保障,全力引进示范效应强的优质项目,带动产业聚集、效益提升。鼓励产业主体自建自用楼宇载体,鼓励楼宇载体开发者为楼宇使用者定制化建设。

  ——注重产城融合,提升楼宇品质。系统谋划城区功能结构和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以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带动商务楼宇品质提升。不断的提高商务楼宇内部环境品质,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市政道路、商业配套、教育、医疗等统筹规划,做好职住平衡;提升楼宇综合服务质量,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增强商务板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至2027年,围绕楼宇去化率、属地率、产出率、贡献率等关键指标,着力提升商务楼宇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细化功能定位、强化产业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升楼宇服务水平,聚力打造一批高产楼宇、培育一批特色楼宇、改造一批老旧楼宇。

  1.加强总体统筹,精准调控供应节奏。按照五大功能区建设规划和功能定位,在城区规划、土地供应、项目立项、报批报建、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合理把握商办楼宇供应规模、结构和速度;根据重点产业项目的空间需求,合理确定商办、工业、科研等不同性质用地的配比,形成有序均衡的市场供应,推动城区形态、功能、产业一体化提升。(责任部门:区规划资源局、区投促办、区发展改革委、区建设管理委)

  2.聚焦商务单元,推动片区整体提升。组建漕河泾开发区商务楼宇更新提升试点工作专班,启动漕河泾试点商务单元的空间和业态评估,推动“三师联创”实践,采用改造升级、转型转化、过渡期功能暂转等多种模式,加速开展更新,鼓励工业上楼、科研中试车间相结合,按照时间表推进“园中园”更新,考虑职住平衡和周边配套,总体提升品质、加强密度、腾挪更多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大徐家汇、西岸中央公园和西岸热力秀场等片区的功能提升和环境改善。(责任部门:区规划资源局、五大功能区)

  3.聚焦重点楼宇,分类施策强化功能。结合市级有关部门关于商务楼宇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区域发展实际,明确保留、提升、转型的引导目标。鼓励楼宇积极引入产业链头部企业,提升楼宇业态集聚度和产出强度,打造特色商务楼宇品牌;鼓励楼宇进行LEED、WELL等国际绿色建筑认证。鼓励楼宇推动商务、商业、文化、教育、酒店等各类功能融合复合,激发人气活力,带动区域焕新升级。鼓励楼宇推进微改造、微更新和共享办公,为小微公司可以提供灵活化、低成本的办公空间,完善公共服务,打造创新社区。(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办、区商务委、区规划资源局、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五大功能区、五大战区)

  4.结合城市更新,有序盘活低效用地。对低效用地分类评估,有效盘活,结合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低效产业用地盘活等专项工作,通过城市更新、自主更新等多种渠道,有序推进低效楼宇按规划实施转型。进一步加大产业主体自建自用或定制化使用产业用地的比例。对于规划为产业功能的,坚持“工业姓工、产业姓产”的导向,优先引导工业上楼,促进“腾笼换鸟”。对于违规使用的低效产业用地,加大联合监管和执法力度,率先推动转型退出。(责任部门:区规划资源局、区新型工业化办、区投促办、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发展改革委、五大功能区)

  5.深化联合招商,加快新建载体去化。建立政府与楼宇产权主体、运营主体联合招商机制,全面对接市场需求,把握西岸金融城、航天科技城、徐家汇中心三期B座和北杨AI创新中心等新建载体入市的关键时期,对应成立招商工作专班,积极开展楼宇信息推送、政策发布和项目对接等工作;持续完善“载体共享”“揭榜挂帅”等机制,推广全域联合招商模式,推动重点项目跨战区落地,加速导入优质项目,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品牌。(责任单位:区投促办、区新型工业化办、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旅游局、五大战区)

  6.深挖存量潜力,提升楼宇产出效益。发挥楼宇政策效能,推动重点载体履约达产,持续提升产出效能,扩大高能级楼宇的覆盖面;聚力打造标杆楼宇,以点带面提升影响力,推动楼宇经济各项指标稳步增长。(责任单位:区投促办、五大战区)

  7.加快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楼宇。围绕“十五五”主导产业,大徐家汇功能区聚焦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高能级机构,面向跨国公司或本土企业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积极引进链主型平台型商销企业和国货潮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壮大首发经济和品牌经济;西岸滨江功能区面向人工智能、文化传媒等领域,以“模速空间”为核心打造160万平方米科创街区,支持全国人工智能高地建设。同时强化与民航华东局、龙华机场等合作项目落地,围绕中国商飞产业链,提前布局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产业;漕开发拓展功能区聚焦科学技术创新、高端制造等优势产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的发挥漕河泾科创枢纽功能,推进漕宝路科创轴带建设,打造综合型国际创新社区。精准招引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链主企业及优质企业,充分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深化与专业机构合作,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特色楼宇。(责任单位:区投促办、区新型工业化办、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旅游局、五大战区)

  8.做优“楼长制”,夯实楼宇数字底座。完善楼宇载体平台,全量归集商办楼宇的动态和基础信息,跟踪监测重点楼宇企业情况,为楼宇招商、在地服务、安商稳商等各项工作提供支撑,不断的提高楼宇精细化服务水平。(责任部门:区投促办、五大战区)

  9.加强党建引领,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发挥党建引领,塑造楼宇党建文化,指导楼宇产权主体、运营主体、楼宇企业成立“楼智汇”楼宇党建共建共治平台,定期举办行业论坛、招商推介、人才服务等活动,激发“两企三新”党建活力,增强入驻企业粘性,赋能楼宇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国资委、区人才局,五大战区)

  10.改善硬件设施,焕发老旧楼宇生机。鼓励老旧楼宇根据入驻企业需求来做更新改造、提升品质,包括对楼宇外立面、停车场、卫生间、电梯系统、电力、网络等公共设施进行升级,新建或扩建配套餐饮、娱乐休闲、共享经济消费等空间,强化时间、空间上的复合利用,丰富楼宇生活场景,打造“15分钟商务社区生活圈”。(责任部门:区投促办、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国资委、五大战区)

  11.完善周边配套,优化区域整体环境。推动商务楼宇周边公共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实际增加空中连廊、地下通道等连通设施,提升交通可达性;建设保障性住房,促进职住平衡,加快楼宇周边的商业、公共服务、公共绿地等设施建设运营,构建宜居宜业的商务社区生活圈。研究建立“沪上最佳宜业楼宇”评价体系,结合漕河泾商务单元片区更新规划,试点打造新思大楼等综合配套环境最佳的商务楼宇。(责任部门:区规划资源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投促办)

  12.支持短期过渡,实现功能灵活转换。在不影响远期商办功能的同时,在符合安全、不影响相邻关系的前提下,探索支持存量低效商办楼宇在特定过渡期内(如5年或10年)用地性质不变、用途转换,提升楼宇活力。重点鼓励楼宇向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转换。(责任部门: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局、各街道镇)

  (一)加强统筹联动。建立徐汇区楼宇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区投促办牵头负责楼宇招商、楼宇经济指标运行等工作;区规划资源局负责统筹商务办公用地的供应节奏、规模,以及商务单元更新提升工作;区国资委负责推动国有企业管理运营的商务楼宇率先提质升级;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支撑保障工作。

  (二)完善政策支撑。鼓励楼宇载体管理主体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持续提升经济贡献度;鼓励老旧楼宇更新改造,提升楼宇服务、品质和能级。研究完善楼宇专项政策,对楼宇从租金支持、标准优化、过渡期使用、楼宇更新提质、国际绿色建筑认证、综合配套环境提升等方面做扶持。

  (三)强化目标管理。按照三年行动方案,分解责任主体和时间任务,加强日常调度和跟踪督导,全力提升楼宇经济密度,加快打造高能级楼宇、最佳宜业楼和特色产业楼,实现楼宇经济稳健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俄媒:美知名记者爆料,特朗普希望与俄合作,将克里米亚打造为国际度假胜地

  “1000万的房子少5万没卖,现在跌了300万”,一个深圳卖房人不再幻想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2024年8月至今 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近9000万台

  iQOO Z10 Turbo Pro 手机三证齐全,7000mAh± 大电池加持

沪公网安备 沪ICP备11010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