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1-30 09:44:50 | 作者: 开云足球靠谱吗
《龙岗区场景开放通则(试行)》发布,龙岗区场景应用创新工作专班办公室揭牌,展示了以顶层设计流程化推动产业升级的思路。朱洪波 李凯 摄
在全区“培土倍增”五年行动发布会上,龙岗官宣了五年内的新目标:到2028年底,目标推动各重点行业企业“数量、质量、产量”均实现倍增。图为位于深圳龙岗坂田的华为总部。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近期,在全区“培土倍增”五年行动发布会上,龙岗官宣了五年内的新目标:到2028年底,目标推动各重点行业企业“数量、质量、产量”均实现倍增,其中,千亿级企业目标增至3家,百亿级企业力争增至34家。
这3个“倍增”的目标,龙岗将陪伴企业一同完成,让企业在发展路上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和政府一起“组团作战”。
现场,龙岗区再推六大板块30条举措,助企扩能升级。龙岗区主要负责人依次表态:“以超常规的资源支持提升全区综合营商环境”“持之以恒地将客户服务工作进行到底,努力让广大企业在龙岗享受最大‘折扣’、得到最多‘实惠’”。
龙岗还能走出下一个华为和比亚迪吗?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培土倍增”五年行动里。
近年来,龙岗区新增企业数连续3年居全市首位。仅2023年,龙岗区就新增注册超过6.5万家企业。
到2028年底,全区千亿级企业倍增至3家(2023年1家),百亿级企业倍增至34家(2023年18家),五十亿级企业倍增至25家(2023年11家),十亿级企业倍增至201家(2023年91家)。
根据方案,到2028年底,全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达到3000家(2023年1568家);各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50家(2023年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2023年3408家)。
目前,龙岗区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百亿级产业集群7个(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现代时尚、安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创意、软件与信息服务)。
“过去龙岗诞生了华为、比亚迪,现在龙岗推出‘培土倍增’计划,未来可能还会诞生出很优秀的企业。”CSDN董事长蒋涛表示,从这份为期五年的行动计划中,看到了龙岗希望再创辉煌的信心。
面向未来,随企业梯队的发展壮大,千亿企业领航、百亿企业带动、十亿企业紧随其后的“产业森林”有望在龙岗加速培育形成。
在发布会上,龙岗区主要负责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资源配置对企业而言,就像土壤对植物一样珍贵。”
为了让落户龙岗的企业扎下根,龙岗专门推出了“厚土新芽”服务专班,为那些刚刚落地不满一年的公司可以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以超常规的支持力度给了企业很大信心。
深圳市山谷风低碳能源有限公司今年8月底刚落户龙岗,“对于刚落户龙岗的企业来说,无论是人才、政策,还是市场,都会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在对接上会遇到一些困难。”该公司CEO胡勤说,“培土倍增”有关政策,让企业端收获了很多信息,减少很多的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胡勤透露,年后公司的研发基地将落户龙岗,明年计划把总部也迁过来。
“技术有供需,请找工研院”。发布会上,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林逸涛向广大企业发出诚挚邀请。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创新的重点是技术获得落地、产品得以迭代,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正是帮企业搭建这样一座桥梁。
深圳线上工研院自上线以来,通过高效的科技成果匹配机制,促成了超过40项合作或意向合作,龙岗中心医院与深圳福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这里面之一。今年10月份,双方在医疗器械收纳和清洗装置方面达成合作,将两项发明专利顺利转化。
龙岗中心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主任乐有为说:“我们的一线医务人员有许多创新想法,基于患者的需求来做了不少发明。但在企业端加入之前,这些创新很难转化。据我了解,科研院校的转化率只有3%,而医疗机构的转化率更低,仅为1%左右。许多医疗机构的专利成果因为缺乏对接渠道,只能锁在医院的文件柜里。有了线上工研院后,公司能够在线上平台上检索到这些需求,找到比较合适的团队合作,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落地和转化。”
“龙岗区以企业实际的需求为核心,围绕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硬件与软件支撑,为企业营造一个优质的成长土壤。”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别江波说。
为了解决这样一些问题,龙岗推出了“我帮企业找空间”机制,超常规的空间供给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为此,龙岗不仅整合全区的产业用地,帮企业快速找到比较合适的空间,还将探索“国企代建+先租后让”“招商前置+以需定制”等新模式,让优质产业空间从始至终保持供应。
在资金方面,龙岗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为有创新需求的公司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中AI产业基金总认缴规模10亿元,是深圳市首支区级人工智能专项基金。
为了构建人才全周期服务模式,龙岗聚焦“留得住”,优化“深龙英才计划”政策,加大优质基础教育和住房资源供给。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徐丽燕、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仁义一致认为,“提供优质的保障房,对公司人才引进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今年下半年以来,龙岗在全区启动“我帮企业搭场景”专项行动,核心是将全区的资源和需求开放给创新企业,让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在真实环境中得到试验和应用。
为统筹推进场景开放工作,龙岗区特别成立了“场景应用创新工作专班办公室”。
该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区的场景应用工作,协调各方资源。专班通过建立行业和街道工作小组,为每一个场景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项目从开发、测试到落地的全过程都有专人负责。
这个专班办公室比起一个管理机构,更像是场景应用的“护航者”。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发布工作专报、督查督办等方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快速落地。企业的技术验证、城市管理的新方案、“三全智能”的新产品,都将在这套机制下得到系统推进。
为了确保场景开放的顺利推进,龙岗区以《龙岗区场景开放通则(试行)》为指导,从需求发布到对接洽谈,再到项目实施和验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规范。
首先,各部门会定期发布场景需求清单,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通过区场景办牵头,各行业和街道的工作小组会配合项目对接,帮企业和场景需求方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在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进行数据收集和总结,为后续场景应用提供宝贵经验。
这样的流程设计,既保障了场景开放工作的高效、有序实施,也让公司能够放心投入创新,推动新技术在龙岗快速转化,形成产业化优势。
《通则(试行)》还明确了场景应用的开放方向,优先支持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低碳经济等主导产业,以及建筑业、文化创意、跨境电子商务、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还有全屋、全车、全身智能等新兴起的产业,并注重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开放场景。
例如,未来某项智能新技术或新型服务方案,若符合龙岗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可在全区的开放场景中得到支持,进行应用测试和优化,帮企业将新技术更快地转化为产品,服务居民生活。
7月11日,龙岗区召开全区客户服务大会,推出《龙岗区2024—2025年客户服务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惠企政策。
9月11日,龙岗区聚焦人工智能主题,落地首场“我为企业搭场景”专场活动。
11月11日,龙岗区再邀请数百家企业共聚,顶格推进、力度空前,启动“培土倍增”五年助企计划,与企业在互相成全中联系越来越紧密。
站在新起点,政企携手奔向五年的“倍增”发展目标,企业未来可期,龙岗未来可期。
在龙岗区“培土倍增”五年行动发布会上,龙岗区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首批场景清单发布,包括25个项目、84个科技篇场景,并向社会各界发布邀请,持续搭建龙岗区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场景。
当前,龙岗区正致力于打造“全领域、全区域、全流程”场景创新之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谋划推广一批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色场景,逐步提升龙岗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在政府投资项目领域,龙岗区探索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为目标,推动“科技篇”应用场景的打造;通过这一些项目,让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先行先试,增强政府投资在产业创新领域的撬动能级,最终实现“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龙岗区所有政府投资项目都在立项之初,同步考虑怎么打造“科技篇”场景,在项目的建设和运维阶段,力争提供更精准的场景支持,以实现全领域和全过程的覆盖。
据悉,龙岗区在首批25个项目中精心选取了84个“科技篇”场景,涵盖学校、医院、公园、文体中心、公用建筑、市政道路等政府投资代表性项目,旨在打造公共服务项目的示范性场景。
这些项目包括园山街道永福路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工程,东林三路、罗山一路、罗山二路、新厦大道二期、理光路等5条市政道路工程,以及大运智慧公园、龙岗工人文化宫装修工程、宝龙图书馆等。
龙岗区遵循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的原则,前瞻性地为公共服务项目打造智能化、绿色化的示范标杆——提出校园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医院信息交互系统、道路全息路网、公园低空经济及无人驾驶应用、文化宫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等场景。
目前,首批梳理项目已完成立项且进入方案实施阶段,项目内容跟场景匹配,资金保障到位,具备落地可操作性。同时,场景的挖掘考虑了后期运维等因素,由项目建设搭建基础性条件,交付后场景可结合运维需求、社会投资等叠加。
如大运智慧公园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中,项目建设统一规划空间预留、线缆预埋等条件;再如道路无人驾驶场景,项目建设智慧灯杆、通信链路等基础条件,可在未来探索与其他投资合作模式,吸引企业热情参加搭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